第17课 胰岛素患者,睡前血糖值监测至关重要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来说,他的血糖监测频率要比其他患者更频密,才能准确地了解糖尿病治疗效果。睡前血糖是反映机体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所以一般会建议胰岛素患者除了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外,在睡前追加一个血糖监测,可以避免睡眠中低血糖造成的危险情况,并帮助判断用药效果。 血糖监测小知识 胰岛素病人由于血糖监测频密,减少采血疼痛就更为重要了。选择痛感更小的采血笔和采血针是最基本的措施。通常,采血针直径越细,创面越小:直上直下弹缩的采血笔也可以减少痛感,另外一些采血方面的细节操作,也有利于减轻疼痛。以下操作可以参考: 1. 手可在温水中浸泡片刻,然后手臂下垂15-30秒,使指尖充血 2. 酒精消毒,待酒精干透以后再取血 3. 选择左手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 4. 按采血针要用力按下弹出,避免因扎得太浅造成重复操作,增加疼痛 5. 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段三分之一处,...
了解更多第18课 用药持之以恒,方能提升疗效
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有些病友自认为老病好了,病久成医,而私自减药或换药,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大忌讳。建议大家一定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对非医务人员的建议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医生会根据病人最新的血糖监测报告,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控糖效果。遵医嘱外,大家还要有正确的心态。 血糖监测小知识 为了在血糖监测中得到更接近真实值的检测结果,以下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不要因为测血糖而有意识地改变服药剂量和次数,更不可停止服药 2.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吃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3. 试纸应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存放 4. 每次取出试纸后,请随手盖紧瓶盖 5. 采血笔仅供个人专用,须一人一笔,不得多人共用 6. 采血针不可重复使用
了解更多第19课 早监控早预防,降低患病几率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父母都有糖尿病的子女更是高危人群,但别担心,这不是绝对的,是有办法预防的。首先从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膳食,加强平时的体育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应该更多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勤做血糖监测,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一方面可以尽早发现糖尿病的病兆,另一方面可以对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血糖管理,尽可能降低患病的机率。 血糖监测小知识 快速糖尿病自检,当您符合下述条件之一,那您可能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就需要更加重视糖尿病预防检查了。[1] 1. 具有家族病史 2. 患有高血压 3. 肥胖,BMI指数超过24kg/m2【BMI=体重(kg)/身高(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 年龄超过45岁 5. 曾患有妊娠糖尿病,有巨大儿(>=4kg)生产史 参考文献: 1. ...
了解更多Pages
第17课 胰岛素患者,睡前血糖值监测至关重要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来说,他的血糖监测频率要比其他患者更频密,才能准确地了解糖尿病治疗效果。睡前血糖是反映机体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所以一般会建议胰岛素患者除了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外,在睡前追加一个血糖监测,可以避免睡眠中低血糖造成的危险情况,并帮助判断用药效果。 血糖监测小知识 胰岛素病人由于血糖监测频密,减少采血疼痛就更为重要了。选择痛感更小的采血笔和采血针是最基本的措施。通常,采血针直径越细,创面越小:直上直下弹缩的采血笔也可以减少痛感,另外一些采血方面的细节操作,也有利于减轻疼痛。以下操作可以参考: 1. 手可在温水中浸泡片刻,然后手臂下垂15-30秒,使指尖充血 2. 酒精消毒,待酒精干透以后再取血 3. 选择左手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 4. 按采血针要用力按下弹出,避免因扎得太浅造成重复操作,增加疼痛 5. 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段三分之一处,...
了解更多第18课 用药持之以恒,方能提升疗效
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有些病友自认为老病好了,病久成医,而私自减药或换药,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大忌讳。建议大家一定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对非医务人员的建议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医生会根据病人最新的血糖监测报告,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控糖效果。遵医嘱外,大家还要有正确的心态。 血糖监测小知识 为了在血糖监测中得到更接近真实值的检测结果,以下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不要因为测血糖而有意识地改变服药剂量和次数,更不可停止服药 2.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吃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3. 试纸应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存放 4. 每次取出试纸后,请随手盖紧瓶盖 5. 采血笔仅供个人专用,须一人一笔,不得多人共用 6. 采血针不可重复使用
了解更多第19课 早监控早预防,降低患病几率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父母都有糖尿病的子女更是高危人群,但别担心,这不是绝对的,是有办法预防的。首先从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膳食,加强平时的体育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应该更多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勤做血糖监测,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一方面可以尽早发现糖尿病的病兆,另一方面可以对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血糖管理,尽可能降低患病的机率。 血糖监测小知识 快速糖尿病自检,当您符合下述条件之一,那您可能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就需要更加重视糖尿病预防检查了。[1] 1. 具有家族病史 2. 患有高血压 3. 肥胖,BMI指数超过24kg/m2【BMI=体重(kg)/身高(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 年龄超过45岁 5. 曾患有妊娠糖尿病,有巨大儿(>=4kg)生产史 参考文献: 1.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