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长期坚持血糖监测,轻松享受健康生活
既然糖尿病是慢性病,大家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有些糖尿病患者有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抑郁情绪,这些都对控制病情不利。大家要坚信,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证健康规律的生活,坚持血糖监测,遵医嘱控制血糖,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甜蜜生活。 血糖监测小知识 坚持血糖监测是长期的过程,不能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不良观念。 有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更正,规范日常监测才能更好的控糖。例如许多糖友会觉得出现症状才需检测,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首先血糖监测是配合治疗的必要管理手段,需同时坚持监测与治疗,其次并非所有高血糖和低血糖都会出现明显症状,若未及时测血糖,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了解更多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长期血糖监测的目标,通常3个月检测一次,反应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血糖仪检测出来,但可用于判断血糖自我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监测次数是否足够,按照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为<7%[2]。它的水平与血糖的平均值有一定关联,因此通过血糖仪检测显示的一定时间内(7/14/30/90天)的平均血糖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如平均血糖在7.0mmol/L,HbA1c水平大致在6%左右,血糖控制良好。而若平均血糖在13.4mmol/L以上,HbA1c水平则极有可能已超过10%,血糖控制亟需调整。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短期的血糖波动情况。所以《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指出,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指标,两者缺一不可。
了解更多“罗氏配对血糖谱”-了解特定事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有的糖友在吃完面条后血糖升的很快,吃完米饭后血糖变化不大;有的糖友则在吃完米饭后血糖升的很快,吃完面条后血糖变化反而不大。即使是同一种食物对不同的糖友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吃对食物呢? 您可以使用以下罗氏配对血糖谱,对您吃某食物前后的血糖值进行监控,帮助您及时了解某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 如何使用“罗氏配对血糖谱”实例:以老王为例,他非常爱吃蛋糕,每天早餐都要吃一块,但自从发现患了糖尿病后他老婆就不敢再让他吃蛋糕了,那么,他早餐真的就不能吃蛋糕了吗? 步骤一 将问题填写在“我想要知道什么”下方:早餐真的不能吃蛋糕吗? 步骤二 在早餐前监测血糖,将数值写在“_____前血糖值”下方的栏位;在早餐后2小时监测血糖,将数值写在“_____后血糖值”下方的栏位。 对照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12年版)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的血糖控制目标,可以看出血糖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将每天的早餐食物记录在备注栏中...
了解更多智用血糖仪,控糖123
通过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的糖友需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根据血糖值合理调整药物用量,避免药量过多或过少而造成血糖异常。正确选择合适您的血糖仪,能够帮助您随时随地更好地监测饮食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因此选择符合国际精密标准、方便、智信的血糖仪非常重要。 精密度符合国际标准的血糖仪,帮助准确反映血糖波动情况 选择稳定的血糖仪,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量: 血糖仪的系统准确度是否达到并优于国家标准? ——更高标准,更安心 血糖仪是否能够自动调码? ——自动校准,更省心 血糖仪试纸是否具备多重抗干扰能力? ——抗干扰强,更放心 选择符合如上条件的血糖仪能帮助您获得更准确的的血糖数据,...
了解更多Pages
第20课 长期坚持血糖监测,轻松享受健康生活
既然糖尿病是慢性病,大家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有些糖尿病患者有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抑郁情绪,这些都对控制病情不利。大家要坚信,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证健康规律的生活,坚持血糖监测,遵医嘱控制血糖,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甜蜜生活。 血糖监测小知识 坚持血糖监测是长期的过程,不能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不良观念。 有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更正,规范日常监测才能更好的控糖。例如许多糖友会觉得出现症状才需检测,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首先血糖监测是配合治疗的必要管理手段,需同时坚持监测与治疗,其次并非所有高血糖和低血糖都会出现明显症状,若未及时测血糖,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了解更多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长期血糖监测的目标,通常3个月检测一次,反应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血糖仪检测出来,但可用于判断血糖自我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监测次数是否足够,按照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为<7%[2]。它的水平与血糖的平均值有一定关联,因此通过血糖仪检测显示的一定时间内(7/14/30/90天)的平均血糖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如平均血糖在7.0mmol/L,HbA1c水平大致在6%左右,血糖控制良好。而若平均血糖在13.4mmol/L以上,HbA1c水平则极有可能已超过10%,血糖控制亟需调整。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短期的血糖波动情况。所以《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指出,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指标,两者缺一不可。
了解更多“罗氏配对血糖谱”-了解特定事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有的糖友在吃完面条后血糖升的很快,吃完米饭后血糖变化不大;有的糖友则在吃完米饭后血糖升的很快,吃完面条后血糖变化反而不大。即使是同一种食物对不同的糖友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吃对食物呢? 您可以使用以下罗氏配对血糖谱,对您吃某食物前后的血糖值进行监控,帮助您及时了解某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 如何使用“罗氏配对血糖谱”实例:以老王为例,他非常爱吃蛋糕,每天早餐都要吃一块,但自从发现患了糖尿病后他老婆就不敢再让他吃蛋糕了,那么,他早餐真的就不能吃蛋糕了吗? 步骤一 将问题填写在“我想要知道什么”下方:早餐真的不能吃蛋糕吗? 步骤二 在早餐前监测血糖,将数值写在“_____前血糖值”下方的栏位;在早餐后2小时监测血糖,将数值写在“_____后血糖值”下方的栏位。 对照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12年版)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的血糖控制目标,可以看出血糖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将每天的早餐食物记录在备注栏中...
了解更多智用血糖仪,控糖123
通过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的糖友需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根据血糖值合理调整药物用量,避免药量过多或过少而造成血糖异常。正确选择合适您的血糖仪,能够帮助您随时随地更好地监测饮食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因此选择符合国际精密标准、方便、智信的血糖仪非常重要。 精密度符合国际标准的血糖仪,帮助准确反映血糖波动情况 选择稳定的血糖仪,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量: 血糖仪的系统准确度是否达到并优于国家标准? ——更高标准,更安心 血糖仪是否能够自动调码? ——自动校准,更省心 血糖仪试纸是否具备多重抗干扰能力? ——抗干扰强,更放心 选择符合如上条件的血糖仪能帮助您获得更准确的的血糖数据,...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