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减盐多醋——让“三高”跟您说再见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用餐,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很重要。进食过多的钠盐不仅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而且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相反多食醋则可起到降压、降脂、降糖的目的。日本昭和大学一份研究报告还指出,如在进食时配合引用一小杯醋,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建议广大糖友可以适当地尝试一下。但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胃炎者慎用。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血糖仪也有禁忌症。 我们在选择药品的时候,往往会注意查看一下它的禁忌症,看自己是否适合。那在选购血糖仪的时候,是否也查看一下相关禁忌症的内容呢?因为血糖仪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所以也会有些干扰因素影响其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常见的干扰因素,如大量服用维生素C(如维生素C泡腾片等),常用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扑热息痛)及水杨酸(如阿司匹林等)都可能导致血糖检测有偏差。所以在您考虑选择哪种血糖仪时还需要留意相关的信息,可以帮您选择到最适合您的血糖仪。
了解更多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所引发的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在三甲医院中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除了这些,糖尿病还有引发很多其他的并发症。[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高血糖症[2] 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突然停用胰岛素或处于感染等应激状态致使糖尿病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显著口干、饮水不解渴、小便增多、恶心、腹痛、呼吸中有烂苹果味等。由于酮症酸中毒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急症,所以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糖友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严格控制饮食预防脱水,切记不可随意更改降糖类药物用量,还要定期监测血糖。 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 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老年糖友。...
了解更多第8课 餐后30分钟,适当运动助您降血糖
对于糖尿病来说,除了饮食要控制,合理进餐之外,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降糖药物用量。在医生的许可下,餐后快走三十分钟,可帮助消耗血液中的糖分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如果需要,也可采用间歇性锻炼方式,如走3分钟-休息1分钟-再走3分钟。但是运动要注意控制强度,运动后最好能测一次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高强度运动也会导致您血液中的含氧量有所变化,可能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而不同技术的血糖仪对氧气的敏感度不同。除了根据试纸说明书的指引,我们还可以通过试纸有效期来简单判断试纸对氧气的敏感度。 一般来说,试纸有效期长,如最长保质期24个月的,这类试纸不会受氧气干扰。而试纸有效期短,如开盖后最长3个月的等等,则易受氧气干扰。所以在选择血糖仪时,可以关注下试纸效期类型,避免试纸受氧气干扰,同时试纸又能使用更长时间,何不两全其美呢。 温馨提示:对于独立包装或使用效期比较短的试纸要注意在使用时尽量减少试纸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因为氧化而造成血糖监测结果不正确。
了解更多第16课 糖化血红蛋白,长期血糖控制水平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期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依照中国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应小于7.0%[1]。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短期的血糖波动情况。所以中国血糖监控临床应用指南2015版指出,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2]。 血糖监测小知识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控制息息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平均值有所关联,因此通过血糖仪检测显示的一定时间内(7/14/30天)的平均糖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如平均血糖在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致在6%左右,血糖控制良好。而若平均血糖在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极有可能已超过10%,血糖控制急需调整。 参考文献:...
了解更多Pages
第7课 减盐多醋——让“三高”跟您说再见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用餐,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很重要。进食过多的钠盐不仅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而且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相反多食醋则可起到降压、降脂、降糖的目的。日本昭和大学一份研究报告还指出,如在进食时配合引用一小杯醋,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建议广大糖友可以适当地尝试一下。但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胃炎者慎用。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血糖仪也有禁忌症。 我们在选择药品的时候,往往会注意查看一下它的禁忌症,看自己是否适合。那在选购血糖仪的时候,是否也查看一下相关禁忌症的内容呢?因为血糖仪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所以也会有些干扰因素影响其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常见的干扰因素,如大量服用维生素C(如维生素C泡腾片等),常用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扑热息痛)及水杨酸(如阿司匹林等)都可能导致血糖检测有偏差。所以在您考虑选择哪种血糖仪时还需要留意相关的信息,可以帮您选择到最适合您的血糖仪。
了解更多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所引发的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在三甲医院中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除了这些,糖尿病还有引发很多其他的并发症。[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高血糖症[2] 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突然停用胰岛素或处于感染等应激状态致使糖尿病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显著口干、饮水不解渴、小便增多、恶心、腹痛、呼吸中有烂苹果味等。由于酮症酸中毒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急症,所以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糖友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严格控制饮食预防脱水,切记不可随意更改降糖类药物用量,还要定期监测血糖。 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 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老年糖友。...
了解更多第8课 餐后30分钟,适当运动助您降血糖
对于糖尿病来说,除了饮食要控制,合理进餐之外,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降糖药物用量。在医生的许可下,餐后快走三十分钟,可帮助消耗血液中的糖分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如果需要,也可采用间歇性锻炼方式,如走3分钟-休息1分钟-再走3分钟。但是运动要注意控制强度,运动后最好能测一次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高强度运动也会导致您血液中的含氧量有所变化,可能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而不同技术的血糖仪对氧气的敏感度不同。除了根据试纸说明书的指引,我们还可以通过试纸有效期来简单判断试纸对氧气的敏感度。 一般来说,试纸有效期长,如最长保质期24个月的,这类试纸不会受氧气干扰。而试纸有效期短,如开盖后最长3个月的等等,则易受氧气干扰。所以在选择血糖仪时,可以关注下试纸效期类型,避免试纸受氧气干扰,同时试纸又能使用更长时间,何不两全其美呢。 温馨提示:对于独立包装或使用效期比较短的试纸要注意在使用时尽量减少试纸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因为氧化而造成血糖监测结果不正确。
了解更多第16课 糖化血红蛋白,长期血糖控制水平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期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依照中国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应小于7.0%[1]。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短期的血糖波动情况。所以中国血糖监控临床应用指南2015版指出,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2]。 血糖监测小知识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控制息息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平均值有所关联,因此通过血糖仪检测显示的一定时间内(7/14/30天)的平均糖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如平均血糖在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致在6%左右,血糖控制良好。而若平均血糖在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极有可能已超过10%,血糖控制急需调整。 参考文献:...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