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坚持测糖3个月,效果大不同!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12月1日在“2015年世界糖尿病大会”上最新发布的第7版糖尿病概览,世界范围内共有4.1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即每11人中便有1人患有糖尿病。[1]而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9.65%,而其中仅有33.4%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治疗。[2] 如何确认是否患有糖尿病,可以通过去医院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方式进行确认。 您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吗? 长期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器官,还会引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其引起并发症的概率将高达81.45%!其中18.79%的患者患有眼部疾病并发症;8.27%的患者患有中风...
了解更多第4课 餐前餐后血糖监测,了解饮食影响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通过一日三餐前后的血糖监测,可以了解到底是哪一餐,其中什么食品食用之后导致了血糖升高。从而针对性地减少该餐的食量并调整膳食结构,这样能更有效缓解血糖波动。如果要了解三餐的血糖变化,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小知识 需要提醒的是,在工作日和周末我们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安排往往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同样重视工作日和周末的监测,更全面地掌握血糖波动情况。
了解更多第5课 控制餐后高血糖,帮助控制心血管疾病
据统计约70%糖尿病病人死亡原因是由于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1],而餐后2小时血糖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2]。所以各权威机构都对餐后血糖控制提出了明确指标。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指出,餐后血糖控制目标为10mmol/l。 血糖监测小知识 血糖配对监测能帮助您追踪特定事件前后的血糖值,以便了解您所做的事如何影响血糖。只要通过7天餐前餐后血糖的对比,就能了解餐饮对血糖的影响,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帮你控制餐后血糖。 此配对监测法主要分为3个步骤: 1.确立您需要了解的血糖问题(如:您非常爱吃蛋糕,是否真的一定不能吃,还是可以在某些时段适当吃一些) 2.按照附表1制作相应表格,通过7天记录事件前后的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变化的原因(如调整蛋糕的品种,数量来观察血糖的变化) 3.最后总结血糖变化的原因,调节调整行为,从而优化血糖管理。(如吃半块普通蛋糕不会影响血糖) 参考文献:...
了解更多第2课 糖尿病并发症难避免,了解控糖重要性
6年血糖居高不下,并发症很难避免,了解控糖重要性刻不容缓! 糖尿病本身病不可怕,只要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健康生活每一天。而生活中的例子则告诫我们:如果不注意血糖控制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确实非常可怕。常见的有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失明等并发症。研究证明,持续性高血糖患者相对于一般血糖值患者有更高的并发症风险。[1]它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所以每个患者都要了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做好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小知识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并发症。 常见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前者为1型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人可出现脱水与低血压,恶心与呕吐,快速呼吸与精神异常,病人呼吸呈烂水果味。而后者常见于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出现脱水与低血压,恶心与呕吐,嗜睡或昏迷。但血液检测无酮体升高,病人呼吸无烂水果味。 慢性并发症则更多,有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失明,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等,所以控制血糖刻不容缓。 ...
了解更多第7课 减盐多醋——让“三高”跟您说再见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用餐,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很重要。进食过多的钠盐不仅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而且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相反多食醋则可起到降压、降脂、降糖的目的。日本昭和大学一份研究报告还指出,如在进食时配合引用一小杯醋,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建议广大糖友可以适当地尝试一下。但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胃炎者慎用。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血糖仪也有禁忌症。 我们在选择药品的时候,往往会注意查看一下它的禁忌症,看自己是否适合。那在选购血糖仪的时候,是否也查看一下相关禁忌症的内容呢?因为血糖仪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所以也会有些干扰因素影响其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常见的干扰因素,如大量服用维生素C(如维生素C泡腾片等),常用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扑热息痛)及水杨酸(如阿司匹林等)都可能导致血糖检测有偏差。所以在您考虑选择哪种血糖仪时还需要留意相关的信息,可以帮您选择到最适合您的血糖仪。
了解更多第16课 糖化血红蛋白,长期血糖控制水平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期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依照中国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应小于7.0%[1]。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短期的血糖波动情况。所以中国血糖监控临床应用指南2015版指出,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2]。 血糖监测小知识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控制息息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平均值有所关联,因此通过血糖仪检测显示的一定时间内(7/14/30天)的平均糖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如平均血糖在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致在6%左右,血糖控制良好。而若平均血糖在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极有可能已超过10%,血糖控制急需调整。 参考文献:...
了解更多第8课 餐后30分钟,适当运动助您降血糖
对于糖尿病来说,除了饮食要控制,合理进餐之外,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降糖药物用量。在医生的许可下,餐后快走三十分钟,可帮助消耗血液中的糖分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如果需要,也可采用间歇性锻炼方式,如走3分钟-休息1分钟-再走3分钟。但是运动要注意控制强度,运动后最好能测一次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高强度运动也会导致您血液中的含氧量有所变化,可能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而不同技术的血糖仪对氧气的敏感度不同。除了根据试纸说明书的指引,我们还可以通过试纸有效期来简单判断试纸对氧气的敏感度。 一般来说,试纸有效期长,如最长保质期24个月的,这类试纸不会受氧气干扰。而试纸有效期短,如开盖后最长3个月的等等,则易受氧气干扰。所以在选择血糖仪时,可以关注下试纸效期类型,避免试纸受氧气干扰,同时试纸又能使用更长时间,何不两全其美呢。 温馨提示:对于独立包装或使用效期比较短的试纸要注意在使用时尽量减少试纸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因为氧化而造成血糖监测结果不正确。
了解更多Pages
第1课 坚持测糖3个月,效果大不同!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12月1日在“2015年世界糖尿病大会”上最新发布的第7版糖尿病概览,世界范围内共有4.1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即每11人中便有1人患有糖尿病。[1]而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9.65%,而其中仅有33.4%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治疗。[2] 如何确认是否患有糖尿病,可以通过去医院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方式进行确认。 您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吗? 长期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器官,还会引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其引起并发症的概率将高达81.45%!其中18.79%的患者患有眼部疾病并发症;8.27%的患者患有中风...
了解更多第4课 餐前餐后血糖监测,了解饮食影响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通过一日三餐前后的血糖监测,可以了解到底是哪一餐,其中什么食品食用之后导致了血糖升高。从而针对性地减少该餐的食量并调整膳食结构,这样能更有效缓解血糖波动。如果要了解三餐的血糖变化,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小知识 需要提醒的是,在工作日和周末我们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安排往往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同样重视工作日和周末的监测,更全面地掌握血糖波动情况。
了解更多第5课 控制餐后高血糖,帮助控制心血管疾病
据统计约70%糖尿病病人死亡原因是由于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1],而餐后2小时血糖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2]。所以各权威机构都对餐后血糖控制提出了明确指标。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指出,餐后血糖控制目标为10mmol/l。 血糖监测小知识 血糖配对监测能帮助您追踪特定事件前后的血糖值,以便了解您所做的事如何影响血糖。只要通过7天餐前餐后血糖的对比,就能了解餐饮对血糖的影响,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帮你控制餐后血糖。 此配对监测法主要分为3个步骤: 1.确立您需要了解的血糖问题(如:您非常爱吃蛋糕,是否真的一定不能吃,还是可以在某些时段适当吃一些) 2.按照附表1制作相应表格,通过7天记录事件前后的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变化的原因(如调整蛋糕的品种,数量来观察血糖的变化) 3.最后总结血糖变化的原因,调节调整行为,从而优化血糖管理。(如吃半块普通蛋糕不会影响血糖) 参考文献:...
了解更多第2课 糖尿病并发症难避免,了解控糖重要性
6年血糖居高不下,并发症很难避免,了解控糖重要性刻不容缓! 糖尿病本身病不可怕,只要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健康生活每一天。而生活中的例子则告诫我们:如果不注意血糖控制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确实非常可怕。常见的有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失明等并发症。研究证明,持续性高血糖患者相对于一般血糖值患者有更高的并发症风险。[1]它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所以每个患者都要了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做好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小知识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并发症。 常见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前者为1型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人可出现脱水与低血压,恶心与呕吐,快速呼吸与精神异常,病人呼吸呈烂水果味。而后者常见于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出现脱水与低血压,恶心与呕吐,嗜睡或昏迷。但血液检测无酮体升高,病人呼吸无烂水果味。 慢性并发症则更多,有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失明,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等,所以控制血糖刻不容缓。 ...
了解更多第7课 减盐多醋——让“三高”跟您说再见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用餐,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很重要。进食过多的钠盐不仅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而且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相反多食醋则可起到降压、降脂、降糖的目的。日本昭和大学一份研究报告还指出,如在进食时配合引用一小杯醋,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建议广大糖友可以适当地尝试一下。但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胃炎者慎用。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血糖仪也有禁忌症。 我们在选择药品的时候,往往会注意查看一下它的禁忌症,看自己是否适合。那在选购血糖仪的时候,是否也查看一下相关禁忌症的内容呢?因为血糖仪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所以也会有些干扰因素影响其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常见的干扰因素,如大量服用维生素C(如维生素C泡腾片等),常用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扑热息痛)及水杨酸(如阿司匹林等)都可能导致血糖检测有偏差。所以在您考虑选择哪种血糖仪时还需要留意相关的信息,可以帮您选择到最适合您的血糖仪。
了解更多第16课 糖化血红蛋白,长期血糖控制水平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期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依照中国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应小于7.0%[1]。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短期的血糖波动情况。所以中国血糖监控临床应用指南2015版指出,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2]。 血糖监测小知识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控制息息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平均值有所关联,因此通过血糖仪检测显示的一定时间内(7/14/30天)的平均糖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如平均血糖在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致在6%左右,血糖控制良好。而若平均血糖在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极有可能已超过10%,血糖控制急需调整。 参考文献:...
了解更多第8课 餐后30分钟,适当运动助您降血糖
对于糖尿病来说,除了饮食要控制,合理进餐之外,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降糖药物用量。在医生的许可下,餐后快走三十分钟,可帮助消耗血液中的糖分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如果需要,也可采用间歇性锻炼方式,如走3分钟-休息1分钟-再走3分钟。但是运动要注意控制强度,运动后最好能测一次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监测小知识 您知道吗,高强度运动也会导致您血液中的含氧量有所变化,可能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而不同技术的血糖仪对氧气的敏感度不同。除了根据试纸说明书的指引,我们还可以通过试纸有效期来简单判断试纸对氧气的敏感度。 一般来说,试纸有效期长,如最长保质期24个月的,这类试纸不会受氧气干扰。而试纸有效期短,如开盖后最长3个月的等等,则易受氧气干扰。所以在选择血糖仪时,可以关注下试纸效期类型,避免试纸受氧气干扰,同时试纸又能使用更长时间,何不两全其美呢。 温馨提示:对于独立包装或使用效期比较短的试纸要注意在使用时尽量减少试纸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因为氧化而造成血糖监测结果不正确。
了解更多